10月30日晚,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第八期“回归经典”读书会。本次读书会以文献学的基本逻辑为核心议题,围绕读文献的“三重滤镜”展开讨论。

活动伊始,翟士航博士从文献分类这一话题谈起,强调文献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拓展,面对纷繁复杂的文献资源,如何迅速识别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点成为关键所在。

在研讨环节中,翟士航引入了读文献的“三重滤镜”概念。第一重为侦探滤镜,即审视文章的可靠性,如著作版本是否权威,文献是否涉及“反常识”的创新类问题。第二重为导演滤镜,即要把文献置于其历史坐标系当中,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表达目的,从而更好地与文献对话。第三重为炼金师滤镜,即要从众多文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内容,并运用到自身的知识理论体系当中。
刘朝帅博士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。他指出,阅读文献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,要久久为功,最终才会取得显著的成果。
参会同学纷纷表示,“三重滤镜”读文献法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具实践价值的方法论指导。
